法国天主教会性侵21万未成年人 性侵儿童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发布时间:2021-11-08 10:33:00 0 次浏览

自去年十月起,法国天主教堂深陷严重丑闻:经核实,法国有多达2万6千名未成年人被牧师性侵。在不可争辩的“黑色历史”面前,法国天主教领袖6日率主教团公开忏悔,引起媒体高度关注。近年来,性侵儿童事件不断被曝光,有一位母亲现在有点草木全兵了,我现在觉得与孩子接触的人都可能很危险,不知道大人在孩子周围是什么心态,为什么有些人会虐待儿童?

法国天主教会性侵21万未成年人 性侵儿童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那些虐儿童的成年人看上去并不那么可怕,即使他们对成年人也很友善,可以说这些被他们选择性地虐待了孩子,背后有着特殊的心理原因。

孩子具有“不去人情味”的特征,虐童可以减少他们的罪恶感。

许多对孩子施暴的人,负性情绪积聚在一起,并不是为了美化他们的行为动机而博取同情,相反,这恰恰是他们可恶的地方。

对施虐者来说,无处发泄的怨恨是施虐者的无能,他们不敢这样对待成人,因为代价和代价太大,对待那些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就可以更加突出他们的操控感和力量。

此外,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和身体都未发育到成人水平,动物性较强,这使儿童具有一种“非人性”的特征。

常有人说小孩子就像小动物,这就是“去人化”的表现,当然我们也不会真的把孩子当人类来看,大部分人是出于感情上的同情。

而施虐者却会将这种“非人性”的特征极端化,他们推搡、辱骂孩子就像对待动物、甚至是物品,反而削弱了儿童的罪恶感。

当打着桌子时,没人会考虑桌子是否会疼会伤心,也不会自责,因为这是一张没有人性特征的桌子,对虐童者来说,他们虐待孩子时,就像踢桌子一样,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更不会有负罪感。

因此,想要唤醒那些受虐儿童的良心,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不把孩子当人看。

虐待儿童也是变相的“自虐”

也有一部分的施虐者,会将个人感情投射到孩子身上。

外国研究发现,很高比例的虐童者在童年时也有过遭受虐待的创伤经历,这种创伤会不断地在成年后重生,尽管他们曾深受其害,但是通过对孩子的伤害消除,这种痛苦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其传播给孩子。

虐待者会将虐待儿童合理化,因为这正是他们所经历过的对待方式,因此会在受虐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变相的“自虐”,会产生解脱感。

虐待儿童可以通过众行为而获得。

法国天主教会性侵21万未成年人 性侵儿童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就拿幼稚园喂食芥末酱、推搡小孩来说,这种虐待发生在幼儿园里的事件,不只是发生在教师个人身上,很可能已经成为幼儿园“传统”。

最起码,这样的处理方式是默认的,如曾经有个别家长反映过这样的问题,却被幼儿园“解决”了,这等于纵容老师的虐待。

工作环境中,许多本可以正常对待幼儿的教师,可能也会被感染习得这一行为方式,这是一种被动从众,无意识地将周围人的行为方式内化为自己的标准。

当你身边的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时,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心理,这并没有什么不对。

一点建议:

长时间与儿童接触的成人,如幼儿工作者会出现虐待行为,是部分有职业原因的,他们多与儿童接触,往往更容易感知到孩子的“消极”信息,例如,淘气、不守纪律、大哭大闹等,确实给幼儿教育工作者造成很大压力(但这并非他们虐待儿童的理由)。

许多家长选择幼儿园时只重视师资力量、基础设施、课程内容,细心地会关注老师如何对待孩子。

但是常常被忽视了,这个机构如何对待员工呢?是否为教学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空间,以及员工的个人成长是否受到重视?一所教育机构如何对待幼儿教师,就体现在幼儿教师如何对待幼儿。

身为父母,不能只指望社会各界对性侵儿童的关注,对其子女进行保护,尽量避免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1、认识的人也要小心

父母都会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这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但在安全教育中却常常忽略了与孩子接触最多的“熟人”。

前些年曝光的儿童性侵犯案件中,有87%是熟人作案,所谓的“熟人”包含了亲属、老师、邻居、朋友,这些也是很多父母心目中的“最不可能出问题的人”。

有什么事情需要熟人带孩子时,一定要进行评估,判断孩子是否安全可靠,在以前的接触中,是否有让您感到不舒服或让孩子抗拒的情况。假如是这样的话,还是要谨慎些,不要把一切都交给熟人。

法国天主教会性侵21万未成年人 性侵儿童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2、评价身边人对孩子的态度

性侵犯儿童的犯罪者,并非出于对孩子的「恨」,他们往往都爱孩子,喜欢与孩子亲近,但这并不代表谁都有潜伏性。

肇事者倾向于更多关注儿童外貌的细节,通常我们都会夸耀“今天真可爱”、“真漂亮”,但如果有个人(主要是男性)对孩子的衣着、服装图案、头饰等方面给予高度关注,这些比较反常的关注点就会引起重视。

此外,要注意身边的人和孩子的亲密方式,有没有有意识地碰触到了性特点的部位,会不会特别关心家里。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