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患者 专家建议:接种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19 08:01:00 0 次浏览

自本年度10月开始,西安市医院已经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并且入冬以来,感染出血热的患者呈增长趋势。流行性出血热会被很多患者认为是普通感冒,早期的出血热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所以在这样一个出血热流行的时期一旦出现发烧发热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出血热是北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发病过程短,进展迅速。每年十月开始,陕西省关中地区进入出血热高发季节,陕西省关中地区也是全国出血热的高发地区。

流行性出血热症状

出血热是什么?

出血热: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疾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热病死率很高,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都有可能传染上出血热。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出血热传染源-褐家鼠

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典型临床阶段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早期出血热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及时就医,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市民应及时就医。

出血热如何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多为黑线姬鼠、褐家鼠。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传播途径,专家认为可能与寄生在鼠身上的革螨有关,也可能通过吸入经黑线姬鼠等的唾液、尿粪等污染的尘埃而得病。流行季节是4月至6月和10月至12月。

出血热病毒侵入人体血液,经1~2周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和中毒症状,继而引起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血浆从损伤的血管壁漏出、血液浓缩、循环血量减少,产生低血压休克.血管进一步损害,可引起各脏器出血。肾脏血管损害时产生蛋白尿、少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接着肾组织修复、肾小管新生,而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尚未恢复,因此造成多尿。以上变化与病人的免疫能力有关。

确诊出血热应尽早治疗。发热期可用环磷酰胺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丹参注射液等。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静脉注射。无尿者可用20%甘露醇250毫升口服,如效果不明显可加用50%硫酸镁40毫升,一日一次。多尿时应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钾盐),以口服为主。进入恢复期后应休息1~2月,逐步增加体力劳动。灭鼠是消灭本清的关键。

接种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方法

出血热高发地区建议接种人群为16~60岁人群,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到本地区疫苗接种点进行全程、规范接种疫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凡前往流行区进行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在较长期野外户外工作任务前可接种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

出血热疫苗共接种3次,每次1针,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半年以上。前两针为基础免疫,非常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会使该人的本轮出血热免疫全程失效,除浪费第一针疫苗外,还需重新开始免疫。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