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表示,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新冠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依然存在。但我国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胜利。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新冠疫情在我国已基本结束,但未完全结束。
梁万年表示,大流行这个概念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一个疾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第一类是散发,即疫情在人群中处于散发的状态;第二类是暴发,即在局部地区、单位或在某些特定人群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病例;还有一个强度指标是流行,也就是疫情的播散范围很广泛,实现跨市、跨省的播散;最强的强度是大流行,即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
他表示,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的态势是大流行。同时,2021年1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全球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依然存在。但我国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成功走出大流行,创造了一个典范。
梁万年介绍称,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判断疫情走出大流行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感染率到底处在什么状态。其中有两个关键的感染率,一是累计感染率,也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人群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的感染率;二是新发的感染率,比如每日有多少人新发,在特定的人群中有多少新发感染等。
他表示,第二个指标是人群对该疾病的免疫水平或免疫率,即判断人群体内抗体的水平,也就是免疫屏障、免疫保护率达到什么状态。第三个判断是否走出大流行的指标是看病原体有没有发生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第四个指标是从医疗卫生应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诊门诊量、住院情况、重症情况、死亡情况,以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的能力,这个方面是重要的。最后一个指标看整个防控能力,即控制该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已基本具备。
梁万年称,“决定性胜利”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从疫情本身特点来看,可以说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我国目前的感染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