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产新冠药停产!药企现已无药可卖,股价已跌去90%

发布时间:2023-03-28 17:44:00 0 次浏览

3月24日,腾盛博药港股公告称,公司决定结束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并已停止生产工作以将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是国内首款获批的新冠新药,公司前后投入了超过两亿美元研发该药物,以确保其研发和商业化顺利进行。药物出售给了全国25个省份及358家医院,录得销售收入约5160万元。这也是腾盛博药2022年的全部收入。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是腾盛博药与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三方于2020年3月成立合资公司腾盛华创。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NMPA)应急批准腾盛华创的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其中,青少年适应症人群为附条件批准。

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设计思路是以结合细胞的病毒的S蛋白结构为靶标,阻断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相较于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的优势在于副作用小、药物相互作用 (DDI)少,适用人群更广,但劣势是难以应对病毒S蛋白突变,生产成本高,储存运输条件严格,注射给药患者依从性低等。

实际上,直到获批8个月后,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才在2022年7月开始商业化。而在这期间,新冠病毒已经过多轮变异。2022年3月和2023年1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被先后纳入第九版、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但其中均提到,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已取代德尔塔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可能降低了一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

本次公告显示,腾盛博雅决定结束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的原因包括,不断演变的新冠病毒趋势,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将于2023年5月结束新冠病毒的联邦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及被拖延的CDMO(医药定制研发生产)现场监管核查。

继上周五(3月24日)股价闪崩之后,3月27日,腾盛博药收盘股价报收5.01港元,总市值36.44亿港元。而在一个多月前,公司股价最高达到14.16港元/股;2021年12月,公司股价最高为52.60港元/股,如今股价已不足其十分之一。

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是腾盛博药的首款商业化产品。2021年12月,该产品顶着“首款国产新冠特效药”的名号获批上市。据公司2022年年报,这一产品上市半年多时间,仅为腾盛博药贡献了5162.6万元的收入,公司决定停止该项目和生产活动。而该药物的研发投入达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8亿元)。

记者注意到,目前公司研发管线中推进最快的乙肝项目均处于临床2期,新冠药物停产后,公司将再次恢复到无商业化产品的状态,并且未来将有大笔研发开支。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