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目前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5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如是说。这也是为何进入五月份以来,身边“二阳”的小伙伴越来越多。距离去年12月份大规模新冠“首阳”后,已有小半年时间,此时人体内储存的抗体水平已不足以对抗新的变异毒株,越来越多的人再次中招。
最近,中国疾控公布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接受过全流程的疫苗接种,仍然有28.3%的再次感染率(注:这是基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的368个样本数据)。
有没有必要再次接种疫苗,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面对不断出现的“二阳”病例,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最新表态公布了自己的研判:“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目前,在广州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面对新毒株,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困扰我们3年的疫情总算结束了,大家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常,不再担惊受怕,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
然而,五一节假日后,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二阳”了。
“二阳”也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榜。有部分感染者反馈,“二阳”相比“一阳”要友好的多,吃颗布洛芬,三天就好了,症状轻微,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1、为何会有“二阳”,比例有多少?
5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周报披露最新研究数据。
这项研究由中国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该研究发现,在广东省的初波大规模社区传播期间(即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新冠再次感染率为28.3%。
在这次研究中,再次感染与首次感染界定期限为90天,也就是说距离首次感染新冠后的3个月后再次阳性被定义为二次感染。
本研究选取了368个样本,其中男性183位,女性185位,其中189名参与者接受了疫苗加强针。研究发现在368个样本中,104例确诊再次感染了新冠,包括70名确诊病例和34名疑似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再次感染后,有症状的比例达96.2%。
但总体症状较轻,尽管大多数再感染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没有发现危重病例。
当然该研究也表明,即使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并且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仍可能会再次感染,并且再次感染的比例不算低,且最近身边不断出现的“二阳”也在提示我们要开始警惕起来。
那么进入五月份以后,为何“二阳”会越来越多呢?
首先,疫情管控政策的宽松,导致防范意识的松懈。
这里不得不提到5月5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大流行结束,新冠疫情紧急状态的解除,是否给病毒钻了空子。
答案是肯定的。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大家对于新冠的防范意识下降,四处人群聚集给了病毒可趁之机。
其次,天气的原因造成口罩佩戴难。
天气越来越炎热,戴口罩闷、难受,使得病毒有了传播的空间。
再次,体内接种疫苗的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新型变种的效力越来越弱。
近日,华人病毒学家刘善虑团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之前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血清对XBB.1.5、CH.1.1和CA.3.1几乎完全失去了中和活性作用。也因此,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迎来“二阳”。
2、目前主要流行何种毒株,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自2022年9月以来,我国核酸阳性检测数量与阳性率显著增加,至12月22日达到顶峰,峰值后呈波动性下降,到2023年4月27日,检测人数达6752人,阳性比例为4.4%。
除了一直以来占据主导的地位的BF.7.14和BF.7.14.5外,当下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毒株是XBB.1.9.1,也就是俗称“大角星”的变异毒株。
但XBB家族虽然逃逸能力强,它的毒性危害却没有那么大。
据中疾控的报道,此次在广东取样的“二阳”病例中,虽然都有症状,但基本属于轻症,没有重型病例。
呼吸科医生胡洋表示,近期门诊阳性病人有所上升,症状大多比首次感染轻。
对于近期“二阳”不断加剧的势头,如何有效应对?
急诊科医生郝希纯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即使感染了,也毋需过于担心。对于身体素质好、无基础疾病的低危险人群,无需再接种疫苗;对于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应当注意,可使用抗病毒药物,首选paxlovid药物。
总体来看,尽管“二阳”越来越多,但症状普遍轻于初次感染。为了尽量避免感染,出门做好防护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