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人乳交易乱象丛生。冷冻人牛奶通过社会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形式被私人销售。最近,在媒体的曝光下,人类胸部交易的混乱,再次浮出水面,进入公众的视线。由于人乳兼有人伦属性及公共健康安全属性,即使正常的 " 供奶 "、" 缺奶 " 需求进行私下交易也缺乏明确的监管,出于 " 进补 " 迷信、泛色情交易隐秘操作则涉嫌违规、违法了。
2000年《卫生部法监司关于人体母乳不能作为商品经营的批复》中有明文规定: 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资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卖家在规范操作、卫生许可、医疗检测方面难有保障,交易中存在着病毒传染、微生物感染的风险。这些潜在的风险会直接影响到哺乳期宝宝的生命健康。买卖双方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事实上,母乳交易一直是个混乱的灰色地带。母乳作为一种与人体分离的特殊物品,不能与其他物品相同,由权利人自行决定。长期以来,人乳交易长期都处于非正规、私下的无序状态中。2013年、2017年,有媒体曝光过人乳交易乱象,但至今仍有此类乱象,且愈加隐蔽。
人乳交易一直私下进行,根本而言,源于 " 缺奶 " 需求始终存在。对于没有母乳的婴儿来说,母乳比任何合成产品都更有价值,所以有些家庭愿意冒险获得母乳,即使这种交易是不规则的,而且母乳的质量也不能保证。但客观地说,母乳交易链的参与者,包括卖家和中间人,可能违反了非法经营犯罪的刑法。一旦被查,就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即使人乳交易相对隐蔽,相关社交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更需要加强监管审查,及早调查,禁止相关账户。相关职能部门也不妨开展专项调查,对人奶交易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当然,在母乳交易中,也要区分正常的哺乳需求的婴儿和不正常的成人的需求。买卖成人母乳,涉嫌色情交易,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不能因为后者乱来,让非正常需求干扰了 " 缺奶 " 婴儿的正常需求。
针对“奶源短缺”的需求,一方面要坚持母乳不能买卖、不能经营的底线,不能越界、不能突破,必要时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解决需求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目前,获得母乳的合法取得是通过母乳库的捐赠获取,现在国内母乳库的管理与运营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满足众多“缺奶”家庭的需求。因此,对于母乳库的建立和规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种政策和社会资源的广泛动员和参与。打破非法母乳交易制度,用公益性母乳供应,使更多“缺奶”婴儿能够饮用稳定的安全健康母乳供应来源。